龙8国际|g9影院|2021年新能源行业中期投资策略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打下基调ღ✿✿,确定行业长远增长趋势ღ✿✿。2020年1月2日ღ✿✿,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2021-2035年)ღ✿✿,计划明确了我国坚持电动化ღ✿✿、网络化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ღ✿✿,深入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ღ✿✿,2025年本次征求意见稿中ღ✿✿,25%的渗透率目标下降到20%ღ✿✿,市场迄今为止预期ღ✿✿,20%的目标综合考虑产品供应能力ღ✿✿、消费者消费倾向和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ღ✿✿,同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路线年ღ✿✿,新能源汽车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上升到了40%左右ღ✿✿。2035年ღ✿✿,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主流龙八国际娱乐官网appღ✿✿。根据2025年全年汽车总销售额2600-2700万辆ღ✿✿,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预计达到5205540万辆ღ✿✿,假设2020年销售额比去年持平(120万辆)ღ✿✿,2020年至2025年国内能源汽车生产达到34%-35%ღ✿✿。微观水平双重积分政策基础行业发展ღ✿✿。2020年6月22日ღ✿✿,工信部发表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修订稿ღ✿✿。修改后的“双积分”新政ღ✿✿,进一步完 善了新能源车的管理方式ღ✿✿。双积分新政明确提出2021ღ✿✿、2022ღ✿✿、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评价比例分别为14%ღ✿✿、16%ღ✿✿、18%ღ✿✿。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ღ✿✿,例在统一考虑行业正负积分的基本平衡ღ✿✿、满足第五阶段油耗标准和实现既定产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ღ✿✿,综合计算出来ღ✿✿。按照这个比例的要求ღ✿✿,基本上可以保障实现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4.0升/百公里ღ✿✿,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达到汽车总量的20%的计划目标ღ✿✿。地方政策支持政策有效期延长ღ✿✿,新能源汽车乡村活动持续ღ✿✿。2020年3月ღ✿✿,商务部表示ღ✿✿,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ღ✿✿,采取促进新能源ღ✿✿、汽车消费等措施ღ✿✿,进一步稳定扩大消费ღ✿✿。要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ღ✿✿,各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推出适当地促进汽车消费的地方政策ღ✿✿,协助战斗ღ✿✿。20 年 3 月份起ღ✿✿,广州ღ✿✿、浙江ღ✿✿、海南ღ✿✿、上海ღ✿✿、武汉 等相继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ღ✿✿。从目前来看ღ✿✿,为了持续支持 新能源汽车消费ღ✿✿,诸多省市地区将 2020 年扶持(补贴)政策延期 (如广州ღ✿✿、深圳等)ღ✿✿,部分地区虽取消直接补贴的形式ღ✿✿,但在路权 等方面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ღ✿✿。同时ღ✿✿,为了更好地促进汽车消费ღ✿✿,新能源汽车乡村活动从去年开始ღ✿✿。21日ღ✿✿,工业和信息化部ღ✿✿、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1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乡村活动的通知》ღ✿✿,延长到21年底ღ✿✿,参加了比亚ღ✿✿、吉利ღ✿✿、江淮ღ✿✿、ღ✿✿、ღ✿✿、龙8国际ღ✿✿、东风汽车等18个品牌ღ✿✿。
特斯拉业绩高增长ღ✿✿,引领电动化潮流ღ✿✿。特斯拉 20Q4 季报显示ღ✿✿, 2020 年 Q4 营收 107.4 亿美元ღ✿✿,同比增长 46%ღ✿✿,全年营收 315.36 亿 美元ღ✿✿;Q4 利润 2.7 亿美元ღ✿✿,全年利润 7.21 亿美元ღ✿✿;首次实现全年 盈利ღ✿✿,并且实现连续 6 个季度盈利ღ✿✿;21Q1 特斯拉总收入 104 亿元ღ✿✿, 同比增长 74%ღ✿✿,其中汽车业务收入 90 亿美元ღ✿✿,同比增长 75%ღ✿✿,21Q1 公司净利润 4.64 亿美元ღ✿✿,同比增长 582%ღ✿✿,环比增长 57%ღ✿✿。Q1 公司 毛利率 21.32%ღ✿✿,环比提升 2.09 个百分点ღ✿✿,同比提升 0.7 个百分点ღ✿✿。特斯拉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提升到 60 万辆ღ✿✿,上海工厂提 升到 45 万辆ღ✿✿。德国和美国德州工厂今年量产ღ✿✿,电动重卡 Semi 可能 年底交付ღ✿✿。
20 年国产 Model 3 引领潮流ღ✿✿。2020 年内国产 Model 3 经历三次 降价ღ✿✿,降价后的 Model 3 性价比突出ღ✿✿,竞争优势明显ღ✿✿,压力波及入 门级豪华燃油车市场ღ✿✿。2020 年全年ღ✿✿,国产 Model 3 累计销量达 14.8 万辆ღ✿✿,渗透率超过 10%ღ✿✿。
Model Y 定位中型 SUVღ✿✿,细分市场需求高增速ღ✿✿。特斯拉 Model Y 定位为豪华 B 级 SUV (Compact SUV)ღ✿✿。SUV 车型受益于其乘坐空 间大龙8国际ღ✿✿,ღ✿✿、实用性强以及视野开阔ღ✿✿、主动安全性高等优势ღ✿✿,成为了近年 来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ღ✿✿。从车型分类来看ღ✿✿,根据乘 联会数据ღ✿✿,2020 年前 11 个月国内 SUV 销量 787 万辆ღ✿✿,占比达 46.3%ღ✿✿, 同比下滑 3.7%ღ✿✿,下滑幅度好于整体市场的 8.3%ღ✿✿;其中 B 级 SUV 销 量达 140 万辆以上ღ✿✿,同比增长 17.5%ღ✿✿,属于销量增速最高的细分车 型ღ✿✿。从品牌定位来看ღ✿✿,豪华 SUV 前 11 个月销量 96 万辆ღ✿✿,同比增长 18.4%ღ✿✿,增速远高于整体车市和 SUV 细分市场ღ✿✿。
目标豪华燃油 SUV 市场ღ✿✿,横向对比竞争力突出ღ✿✿,对新势力冲 击有限ღ✿✿。Model Y 降价至 35 万左右的区间ღ✿✿,将直接挑战以奔驰 GLCღ✿✿、 BMW X3 和奥迪 Q5 为代表的豪华中型 SUV 的市场份额ღ✿✿。相比较而 言ღ✿✿,特斯拉在售价ღ✿✿、运行成本ღ✿✿、新能源牌照ღ✿✿、免征购置税等方面经 济性突出ღ✿✿,叠加其自动驾驶功能ღ✿✿,特斯拉横向对比优势明显ღ✿✿。与 BBA 新发布的同级别纯电动 SUV 相比ღ✿✿,Model Y 也许在内饰设计及客户 粘性上弱于 BBA 等老牌大厂ღ✿✿,但 Model Y 售价有显著优势ღ✿✿,在续 航里程ღ✿✿、百公里加速ღ✿✿、自动驾驶等软件服务等方面也全方位处于领 先位置ღ✿✿。Model 3 在 2020 年的若干次降价也并未显著影响到造车新 势力的异军突起ღ✿✿。因此 Model Y 的强势进入龙八国际娱乐官网appღ✿✿。ღ✿✿,鲶鱼而非鲨鱼ღ✿✿,有望 激发 C 端消费者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需求ღ✿✿,加速对传统燃油 SUV的取代ღ✿✿。
造车新势力销量节节攀升ღ✿✿,热销车型层出不穷ღ✿✿。特斯拉国产化 形成的鲶鱼效应加速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ღ✿✿,拉动电动车潜 在客户群体的扩张ღ✿✿,并倒逼国内车企推出具有相应竞争力的新车型ღ✿✿。从销量来看ღ✿✿,头部几家新势力车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ღ✿✿,销量节节攀升ღ✿✿。蔚来 2020 年共交付了 4.37 辆汽车ღ✿✿,同比增长 112.6%ღ✿✿。EC6 面 世后销量火爆ღ✿✿,2021Q1 ES6+EC6 合计交付 15,544 辆ღ✿✿,同比增长 327%ღ✿✿。理想 ONE2020 年全年交付数据突破 3 万辆ღ✿✿,21Q1 交付 12,579 辆最新国际新闻ღ✿✿,ღ✿✿,同比增长 334%ღ✿✿。随着 20 年下半年小鹏 P7 爆款的推出ღ✿✿,小鹏 汽车销量高速增长ღ✿✿,2020 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 27041 台ღ✿✿,同 比大涨 112%ღ✿✿。威马汽车同样表现不俗ღ✿✿,2020 年龙8国际官方网站ღ✿✿,ღ✿✿,威马汽车全年累 计销量达 22495 辆ღ✿✿,同比增长 33.3%ღ✿✿。旗下首款纯电 SUV 威马 EX5 自 2018 年 9 月启动交付至今ღ✿✿,累计销量突破 4 万辆ღ✿✿。比亚迪汉家 族于 7 月 12 日上市销售ღ✿✿,截至 2020 年底ღ✿✿,汉累计销售 40556 辆ღ✿✿, 突破 4 万辆大关龙8国际ღ✿✿,21Q1 累计销售 21,354 辆ღ✿✿。
新能源车下乡政策助力ღ✿✿,新产品定位明确ღ✿✿,细分市场空间逐步 打开ღ✿✿。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推进ღ✿✿,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新 能源车市场逐步打开ღ✿✿。同时ღ✿✿,以五菱宏光 MINI 为代表的代步车型 定位明确ღ✿✿,充分挖掘细分市场的线km 的续航完全 符合三四线城市的使用场景ღ✿✿。该车型 2020 年 7 月底在成都车展上 市ღ✿✿,20 年全年销量就达 12.7 万辆ღ✿✿,21Q1 销量持续走高ღ✿✿,达到 9.7 万辆ღ✿✿,环比 20Q4 增长 15%ღ✿✿。另一款车欧拉 R1 把纯电动车代步通 勤的使用场景得到了很好的诠释ღ✿✿,凭借精准的都市精品小车的定位 热销ღ✿✿,20 年全年实现近 5 万辆的交付ღ✿✿。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ღ✿✿。19 年国补退坡幅度大龙8国际ღ✿✿,叠加 20 年上半年 疫情影响ღ✿✿,新能车市场需求承压ღ✿✿。2019 年总销量 120.6 万辆ღ✿✿,同比 减少 3.98%ღ✿✿,20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 39 万辆ღ✿✿,同比下滑 36.32%ღ✿✿。受 益于去年的低基数以及今年优质供给集中爆发下下游需求的回暖ღ✿✿, 下半年行业拐点显现ღ✿✿,景气度逐级抬升ღ✿✿。20 年全年累计销量达 136.73 万辆ღ✿✿,经受住疫情的考验ღ✿✿,同比增长 13.37%ღ✿✿。2021 年 1-2 月累计销量 28.9 万辆ღ✿✿,同比增长 384%ღ✿✿。21 年新能源车行业景气度 延续ღ✿✿,1-4 月累计销量 73.2 万辆ღ✿✿,同比增长 257%ღ✿✿。
C 端需求爆发贡献增量ღ✿✿。新能源车行业发展之初ღ✿✿,产品竞争力 有限ღ✿✿、消费者接受程度低ღ✿✿;在补贴的驱动下ღ✿✿,网约车等运营市场很 大程度上消化了新能源汽车产能ღ✿✿。2019 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排行中ღ✿✿,位于前十名的北汽 EU 系列ღ✿✿、比亚迪 e5ღ✿✿、帝豪 EV450ღ✿✿、荣 威 Ei5 等都是网约车的热门车型ღ✿✿。随着 19 年底到 20 年ღ✿✿,诸多卖点 鲜明ღ✿✿、产品力显著增强的新能源新车型面世以及部分大城市限行等 政策ღ✿✿,新能源汽车 C 端需求显著增长ღ✿✿。
动力电池装机持续回暖ღ✿✿。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的回升ღ✿✿,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持续回暖ღ✿✿。2020 年全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量 63GWhღ✿✿,同比微增 2%ღ✿✿;2021 年 Q1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 23.24GWhღ✿✿, 同比增长 308%ღ✿✿,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都保持快速 增长ღ✿✿,行业景气度保持较高水平ღ✿✿。
产业链价格上涨印证行业需求景气ღ✿✿。自 2020 年 Q3-Q4 起ღ✿✿,受 益于行业需求的超预期增长ღ✿✿,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呈现 不同程度的上扬ღ✿✿,其中尤以供需偏紧环节表现最为突出ღ✿✿。据我们统 计ღ✿✿,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 2020 年 10 月初的 4 万元/吨左右上涨至 21 年 5 月中旬近 9 万元/吨ღ✿✿,上涨幅度超 120%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价格由 3.5 万元/吨上涨至 5 万元/吨ღ✿✿,上涨幅度近 50%ღ✿✿;六氟磷酸锂 由不到 7 万元/吨上涨至 27 万元/吨ღ✿✿,上涨幅度超 280%ღ✿✿。
电池环节集中度提升ღ✿✿,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ღ✿✿。与下游车企百花 齐放ღ✿✿、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不同ღ✿✿,中上游电池环节行业集中度持续 提升ღ✿✿。据我们统计ღ✿✿,2021年第一季度动力电池装机CR10为92.13%ღ✿✿, 较 2020 年全年水平提升 0.33 个百分点ღ✿✿,CR5 为 84.22%ღ✿✿,较 20 年 全年水平提升 2.02 个百分点ღ✿✿。宁德时代一家独占鳌头ღ✿✿,21Q1 市占 率提升至 52.69%ღ✿✿,同比提升 3.44 个百分点龙8国际ღ✿✿。在上游价格大幅上涨 的大环境下ღ✿✿,具备更高技术水平ღ✿✿、更大规模优势以及更全面的供应 链布局的企业受冲击更小ღ✿✿,行业有望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ღ✿✿。
欧洲碳排放要求趋严ღ✿✿,电动化进程加速ღ✿✿。2018 年底ღ✿✿,欧盟要求 到 2030 年汽车和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21 年减少 37.5%和 31%ღ✿✿。2019 年 4 月欧盟再次出台新规ღ✿✿,要求 2021 年平均每辆车每 公里碳排放量从 118.5 克降至 95 克ღ✿✿,不达标部分将面临每辆车每克 95 欧元的罚款ღ✿✿,并计划到 2030 年将该标准进一步收紧到每公里 59克碳排放ღ✿✿,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惩罚措施对欧盟国家的汽车行业带来 巨大的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压力ღ✿✿,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长期趋 势ღ✿✿。
WLTP 正式应用ღ✿✿,碳排放要求将继续趋严ღ✿✿。WLTP(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ღ✿✿,即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ღ✿✿,由日本ღ✿✿、美国ღ✿✿、 欧盟等共同制定ღ✿✿,其严格度来说比 NEDC 高了不少ღ✿✿。早在两年前ღ✿✿, 欧盟已经对两种测试工况下(NEDC 和 WLT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进行过分析比对ღ✿✿。对于汽油车而言ღ✿✿,根据欧盟搜集的数据ღ✿✿,排量小 于 1.4L 的车型ღ✿✿,WLTP 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 NEDC 下的这一数值 的比值约为 1.37ღ✿✿;1.4L-2.0L 之间的车型ღ✿✿,这一比值约为 1.32ღ✿✿;2.0L 排量以上车型的这一比值则大致为 1.23ღ✿✿。自 2021 年起ღ✿✿,欧盟之前 基于 NEDC 循环的测试方法将被强制切换为全新的 WLTP 方法ღ✿✿, 意味着同样标准下的碳排放指标实际将更为严格ღ✿✿。
碳排放达标驱动下ღ✿✿,欧盟各国发力新能车ღ✿✿,2021 年政策持续ღ✿✿。 欧洲诸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提供现金补贴或者税收减免ღ✿✿,疫情期间 更是加大了扶持力度ღ✿✿。2020 年 5 月ღ✿✿,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向汽车产 业提供总额超过 80 亿欧元的一揽子援助ღ✿✿,并且在 6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ღ✿✿,购买价格 4.5 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ღ✿✿,国家补贴由原 来的 6000 欧上升至 7000 欧ღ✿✿。德国 2020 年 6 月出台了《经济振兴 方案》ღ✿✿,再次提升新能源汽车补贴至每辆 9000 欧(4 万欧元以下车 型)ღ✿✿。2021 年ღ✿✿,欧洲主要汽车消费大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大多保 持不变ღ✿✿,整体支持力度依旧较大ღ✿✿。
欧洲电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ღ✿✿,长期电动化大趋势明确ღ✿✿。根据 ACEA 发布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最新注册数据ღ✿✿,欧洲地区(包括 欧盟ღ✿✿、EFTA 国家以及英国)2020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合计注册 1,364,813 辆ღ✿✿,同比增长 143.8%ღ✿✿,超出此前我们预期的 110 万辆-120 万辆的区间ღ✿✿。2021 年 Q1 累计新增注册 44.5 万辆ღ✿✿,同比增长 98.1%ღ✿✿。在不断趋严的碳排放法规的鞭策下ღ✿✿,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 高增态势ღ✿✿。
拜登与他的清洁能源计划ღ✿✿。拜登对于削减碳排ღ✿✿、应对气候变化 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极为重视ღ✿✿。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ღ✿✿,美国来自 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与电力领域的碳排放合计占比达到 55%ღ✿✿。根据 拜登竞选团队于 20 年 7 月 14 日发布的《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计划》 ()ღ✿✿,拜登也将从交通和电力两方面入手以促进能源转型ღ✿✿,应 对气候变化ღ✿✿。拜登团队推出的这份计划的终极目标是 2050 年在美国本土实现 100%清洁能源和碳中和(非零碳排放)ღ✿✿。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ღ✿✿,拜登宣称将在入主白宫的第一天便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开展 这项清洁能源计划ღ✿✿,包括ღ✿✿:1)颁布执法机制来确保实现 2050 年 100% 清洁能源的目标ღ✿✿,同时设定 2025 年的中期目标ღ✿✿;2)对能源和气候 研发与创新进行远超历史水平的投资ღ✿✿;3)通过激励的方式ღ✿✿,加速 推进清洁能源在经济场景中的应用ღ✿✿。就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ღ✿✿,拜登 计划在全美范围内新建 50 万个充电桩ღ✿✿,并加快动力电池的研发与 本土生产ღ✿✿。为了扶持电动汽车领域的初创企业ღ✿✿,民主党方面还计划 设立创投资金来确保造车新势力的存续ღ✿✿。
美国新能车扶持政策陆续浮出水面ღ✿✿,强度空前ღ✿✿。拜登上台前曾 计划加码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政策ღ✿✿。奥巴马时代ღ✿✿,联邦曾给予每家 汽车制造商 20 万辆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额度ღ✿✿,每辆电动汽车抵免 额为 7000 美元ღ✿✿。在 2020 年 3 月ღ✿✿,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相继用尽 20 万辆名额之后希望华盛顿方面考虑延长该税收优惠政策ღ✿✿。2021 年 5 月 18 日ღ✿✿,拜登表示要启动 2 万亿美金的基建计划ღ✿✿,其中 1740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1.1 万亿元)打造“电动汽车计划”ღ✿✿。其中 1000 亿美元用于消费者电动车退税ღ✿✿,250 亿美元用于电动车公交拨款ღ✿✿, 200 亿美元用于电动车校车拨款ღ✿✿,140 亿美元用于其他电动车税收 优惠ღ✿✿,如为联邦政府车队和美国邮政更换电动汽车ღ✿✿,最后 150 亿美 元用于电动车基建ღ✿✿,比如在 2030 年前建立 50 万个电动车充电桩ღ✿✿。
政策沃土之下ღ✿✿,传统车企发力转型ღ✿✿。除了特斯拉以外ღ✿✿,美国传 统车企通用ღ✿✿、福特等开始发力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ღ✿✿。2021 年 5 月 26 日ღ✿✿,福特宣布将在 2025 年之前投资 300 亿美元用于电气化工作ღ✿✿, 包括对 IonBoost 电池相关领域的研发ღ✿✿,同时还承诺ღ✿✿,到 2030 年ღ✿✿, 其销售的汽车中有 40%将是电动汽车ღ✿✿。福特在电气化领域已先后推 出 Mustang Mach-E 纯电动 SUVღ✿✿、电动版福特全顺货车以及 F-150 Lightning 纯电动皮卡ღ✿✿。后者上市一周以来ღ✿✿,订单已突破 7 万辆ღ✿✿。通 用汽车希望到 2035 年停止在美国销售搭载内燃发动机的乘用车ღ✿✿, 并表示将在未来 5 年内投资 270 亿美元ღ✿✿,用于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 驾驶技术ღ✿✿。2021 年 1 月ღ✿✿,通用宣布计划到 2040 年将其全球产品和 运营转变为碳中和ღ✿✿,到 2035 年消除新型轻型汽车的尾气排放ღ✿✿,超 过50%的总资本支出和产品开发将专注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ღ✿✿。公司计划ღ✿✿,到 2025 年底ღ✿✿,该公司 40%的美国车型将是纯电动汽车ღ✿✿。
美国新能车市场空间大ღ✿✿。截至目前ღ✿✿,即便拥有电动汽车领域的 明星企业特斯拉ღ✿✿,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已经在中ღ✿✿、美ღ✿✿、欧世界三大 汽车市场中稳稳垫底ღ✿✿。2020 年前 11 个月ღ✿✿,美国新能源车销量 28.12 万辆ღ✿✿,新能源车渗透率 2.69%ღ✿✿,相比去年上升 0.77pctღ✿✿。其中 10 和 11 月单月渗透率分别为 4.58%和 5.16%ღ✿✿,创下月度新高ღ✿✿。美国 2021 年 4 月电动汽车注册量为 4.7 万辆ღ✿✿,同比增长 376%ღ✿✿,环比增长 10%ღ✿✿, 渗透率也仅为 3%ღ✿✿,然而根据拜登的竞选计划ღ✿✿,全美范围内的电动 汽车市场份额有望在 2026 年之前达到 25%ღ✿✿,年销量达到 400 万辆 级别ღ✿✿,市场空间巨大ღ✿✿。
2020 年 9 月 22 日ღ✿✿,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ღ✿✿,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ღ✿✿,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ღ✿✿,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 碳中和ღ✿✿。这是中国在巴黎协定之后第一个长期气候目标ღ✿✿,也是第一 次提到碳中和ღ✿✿。根据我国国情ღ✿✿,可以将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分为大致三个阶段ღ✿✿:1)2020-2030 年ღ✿✿:主要目标为实现碳排放达峰ღ✿✿, 将主要通过降低化石能源消费量ღ✿✿,降低生产生活中碳排放强度ღ✿✿,同 时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ღ✿✿,包括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电力等来达成ღ✿✿;2)2030-2045 年ღ✿✿:主要目标为快速降低碳排放ღ✿✿,通过技术不断取得 突破ღ✿✿、成本持续改善的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渗透ღ✿✿,快速实现对传统化 石能源替代ღ✿✿;3)2045-2060 年ღ✿✿:主要目标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ღ✿✿。这个阶段在进一步挖掘在工业ღ✿✿、电力ღ✿✿、交通ღ✿✿、居民生活等领域清洁 能源的潜力以外ღ✿✿,还需要发展新兴碳汇技术ღ✿✿,主要以碳捕集ღ✿✿、利用 与封存(CCUS)ღ✿✿、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为主ღ✿✿。
“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定调 20%ღ✿✿。2019 年我国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已经达到 15.3%ღ✿✿,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 规划设定的 15%的目标ღ✿✿。在“十四五”期间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 比”还将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ღ✿✿,成为实现削减碳排放的核心路 径ღ✿✿。3 月 12 日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ღ✿✿,《纲要》要求ღ✿✿,“推进能源 革命ღ✿✿,建设清洁低碳ღ✿✿、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ღ✿✿,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 力ღ✿✿。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ღ✿✿,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ღ✿✿,大力提升风 电ღ✿✿、光伏发电规模ღ✿✿,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ღ✿✿,有序发展海上风 电ღ✿✿,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ღ✿✿,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ღ✿✿,建设一 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ღ✿✿,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 到 20%左右ღ✿✿。”ღ✿✿。
光伏和风电将成为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重点领域ღ✿✿。按能 源的基本形态分类ღ✿✿,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ღ✿✿。一次能源ღ✿✿, 即天然能源ღ✿✿,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ღ✿✿,如煤炭ღ✿✿、石油ღ✿✿、天然气ღ✿✿、 水能等ღ✿✿。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ღ✿✿,如电力ღ✿✿、 煤气ღ✿✿、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ღ✿✿。一次能源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水 能ღ✿✿、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ღ✿✿、石油ღ✿✿、天然气ღ✿✿、油页 岩等)ღ✿✿。风能ღ✿✿、水能ღ✿✿、海洋能ღ✿✿、潮汐能ღ✿✿、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 再生能源ღ✿✿。我国要提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ღ✿✿,就需 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ღ✿✿,而这其中资源禀赋突出ღ✿✿,技术持续进步ღ✿✿、 成本快速下降的光伏和风电将成为发展重点ღ✿✿。
水电ღ✿✿:按照我国水电“三步走”发展战略ღ✿✿,2020 年我国常规 水电装机容量将达 3.5 亿 kWღ✿✿,年发电量 13220 亿 kWhღ✿✿。其中东部地区水力资源基本开发完毕ღ✿✿,中部地区开发程度 也达 90%以上ღ✿✿。目前国内尚有西部的四川ღ✿✿、云南ღ✿✿、西藏等 有一定的水电开发潜力ღ✿✿。但考虑到西部水利建设成本攀升ღ✿✿、 生态保护制约等问题ღ✿✿,水电发展增速较慢ღ✿✿。“三步走”战 略要求到2050年ღ✿✿,我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5.1亿kWღ✿✿, 新增装机 CAGR 约 1.3%ღ✿✿。
生物质发电ღ✿✿:2019 年ღ✿✿,我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 473 万千 瓦ღ✿✿,累计装机达到 2254 万千瓦ღ✿✿,同比增长 26.6%ღ✿✿,发电量 1111 亿千瓦时ღ✿✿,同比增长 20.4%ღ✿✿。目前看ღ✿✿,由于秸秆收购ღ✿✿、 储藏ღ✿✿、运输等环节都需要人力投入和资金成本ღ✿✿,国内生物 质发电补贴还将延续(最高小时数82500小时ღ✿✿,15年期限)ღ✿✿, 但补贴一旦取消ღ✿✿,全行业或将难以为继ღ✿✿。事实上ღ✿✿,消化利 用秸秆等资源是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最大亮点ღ✿✿,具有促 进农民增收ღ✿✿、践行环境保护等综合价值ღ✿✿,获得相应经济效益理所应当g9影院ღ✿✿。国际能源署预测ღ✿✿,到 2025 年ღ✿✿,全球生物能 源的年新增能力将从每年 5GW 到 6GW 不等ღ✿✿。
核电ღ✿✿;2019 年ღ✿✿,我国运行的核电机组达 47 台ღ✿✿,核能发电 量为 3481.31 亿千瓦时ღ✿✿,同比增加 18.09%ღ✿✿,约占全国累计 发电量的 4.88%ღ✿✿。截至 2019 年底ღ✿✿,中国在建核电机组 13 台ღ✿✿,总装机 1387.1 万千瓦ღ✿✿。中国核能协会预计ღ✿✿,2020 年 底ღ✿✿,我国在运机组达 51 台ღ✿✿,装机 5200 万千瓦ღ✿✿,而到 2025 年ღ✿✿,预计中国核电在运装机达 7000 万千瓦龙8国际ღ✿✿,ღ✿✿。
“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光伏+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超 150GWღ✿✿。 根据 2025 年不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ღ✿✿,我们对“十 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需求进行测算ღ✿✿。
经测算ღ✿✿,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ღ✿✿,光伏ღ✿✿、风电装机有望呈现 较大幅度增长ღ✿✿。预计至 2025 年ღ✿✿,按照非化石能源占比达 20%测算ღ✿✿,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需求有望达 2 万亿千瓦时以上ღ✿✿,“十四五”期 间 CAGR 达 17.4%ღ✿✿。从新增装机来看ღ✿✿,光伏ღ✿✿、风电年均新增装机 有望超过 150GWღ✿✿,其中光伏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超过 110GWღ✿✿,风电 有望超过 40GWღ✿✿。
产业链价格博弈ღ✿✿,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ღ✿✿。近年来ღ✿✿,晶硅产业 链主要环节的行业集中度都在持续提升ღ✿✿。根据 BNEF 的数据ღ✿✿,光伏 组件端 CR10 由 2016 年 53%提升至 2019 年的 60%ღ✿✿。2020 年ღ✿✿,疫情 对光伏企业生产复工ღ✿✿、人员返岗ღ✿✿、物流货运ღ✿✿、以及原材料供给等造 成一定的影响矿业公司ღ✿✿!ღ✿✿,光伏上游产能头部集中趋势明显ღ✿✿,下游组件环节的 订单也更倾向于大的品牌供应商ღ✿✿。由于 2021 年硅料整体供需偏紧 预期明确ღ✿✿,硅料环节自 2020 年底启动上涨ღ✿✿,当时国内单晶复投料 成交均价约 8.5 万元/吨ღ✿✿,而到 2021 年 5 月中下旬ღ✿✿,散单价格已突 破 20 万元/吨ღ✿✿,涨幅高达 135%ღ✿✿。受上游硅料价格上涨影响ღ✿✿,产业链 其他环节产品价格应声上涨ღ✿✿,而下游终端对于组件价格上涨的接受 程度有限且需要循序渐进ღ✿✿,产业链上下游价格博弈持续ღ✿✿。从根本上讲ღ✿✿,上游价格的上涨主要源于上下游产能的不匹配ღ✿✿,硅料环节扩产 速度远低于下游主要环节ღ✿✿,无法满足下游持续增长的匹配需求龙8国际ღ✿✿。
产业链价格博弈ღ✿✿,一体化龙头优势更为显著ღ✿✿。产业链价格博弈 的大环境下龙8国际ღ✿✿,一体化布局深厚的企业抵抗短期波动的能力更为突出ღ✿✿, 据测算ღ✿✿,目前组件环节毛利率仅为 3%ღ✿✿,净利多处于亏损状态g9影院ღ✿✿,一 体化企业上游延申布局整体盈利有所保障ღ✿✿。此外ღ✿✿,一体化龙头企业 上游硅料长协锁定ღ✿✿,下游组件出货渠道保障中游制造环节产能利用率ღ✿✿,整体竞争优势显著ღ✿✿。
政策定调保障性规模ღ✿✿,户用装机或超预期ღ✿✿。5 月 20 日ღ✿✿,国家能 源局正式印发《关于 2021 年风电ღ✿✿、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 通知》ღ✿✿,正式敲定了 2021 年光伏ღ✿✿、风电发展规则ღ✿✿。此次政策文件为 “十四五”风电ღ✿✿、光伏市场发展建立了三个长效机制ღ✿✿,分别为ღ✿✿:1)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ღ✿✿;2)并网多元保障机制ღ✿✿;3)竞 争性配置机制ღ✿✿。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ღ✿✿,此次正式文件明确了 2021 年风电+光伏的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 90GWღ✿✿,各省的保障性 规模主要用于保障存量项目实现并网ღ✿✿,最低消纳空间得以确认ღ✿✿。此 外ღ✿✿,政策明确 2021 年户用光伏项目补贴总规模 5 亿元ღ✿✿,大幅高于 此前市场所预期的 3 亿元ღ✿✿,倘若按照去年 0.03 元/度的度电补贴强 度进行测算ღ✿✿,21 年可支撑的户用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15-20GWღ✿✿。户用预计不会纳入各省的保障性消纳规模ღ✿✿,全年全国可实现消纳的 风光装机总规模预计在 100-110GW 左右ღ✿✿。
短期扰动不改全年光伏装机需求ღ✿✿。2021 年国内项目主要以存量 项目为主ღ✿✿,在保障性并网条件完备且存量项目并网时间受限的情况 下ღ✿✿,今年国内光伏装机的刚性需求依旧明显ღ✿✿。2021 年的存量项目以 2019 年的第一批平价示范项目ღ✿✿、2020 年的平价示范项目ღ✿✿、20 年竞 价转平价项目以及 2020 年递延的竞价项目为主ღ✿✿,增量项目主要是 21 年新增的户用项目ღ✿✿。2019 及 2020 年递延项目今年装机需求较强ღ✿✿, 按照此前两批平价项目政策规定ღ✿✿,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大多为 2021 年底)的平价项目将被从名单中移除ღ✿✿。虽然今年 25 号文的官方解 读中提出“年内未能并网的存量项目ღ✿✿,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统筹ღ✿✿, 直接纳入后续年度保障性并网范围”ღ✿✿,然而前两批平价示范项目所 能享受的一系列政策优惠也将因延后并网而废止ღ✿✿。综上ღ✿✿,我们预计 2021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需求约在 56GW-64GWღ✿✿。
光伏造价成本快速下降ღ✿✿。据 IRENA 数据ღ✿✿,2020 年全球新增光 伏装机 126.7GWღ✿✿,同比增长 30.5%ღ✿✿。光伏发电装机的高速增长主要 由于其快速下降的制造成本及全球各国对于低碳经济和绿色能源 的重视ღ✿✿。过去十年来ღ✿✿,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ღ✿✿, 全球光伏系统成本降幅超 90%ღ✿✿,且依旧处于下降通道ღ✿✿。若内部化传 统能源的外部成本ღ✿✿,光伏的经济性将远高于传统能源ღ✿✿。
2020 年疫情短暂影响之后ღ✿✿,2021 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迎强势 复苏g9影院ღ✿✿。GW 级国家有望进一步增加ღ✿✿。2018 年ღ✿✿,全球光伏年度装机迈 入 GW 级的国家和地区共 11 个ღ✿✿,较 2017 年新增了荷兰与墨西哥ღ✿✿, 预计 2020 年该数字将增至 22 个ღ✿✿,新增的国家或地区包括乌克兰ღ✿✿、 埃及ღ✿✿、西班牙ღ✿✿、智利等ღ✿✿。随着全球碳排放削减目标的进一步趋严ღ✿✿、 美国拜登入主白宫及 ITC 政策或将延续ღ✿✿、以及印度等国家/地区的抢 装ღ✿✿,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在 2021 年迎来强势复苏ღ✿✿。
海外市场需求拉动ღ✿✿,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持续高增ღ✿✿。在海外市场 的拉动下ღ✿✿,2019 年ღ✿✿,我国光伏 4 个主要制造环节产量的全球占比均 超过了 2/3ღ✿✿,光伏产品出口额约 207.8 亿美元ღ✿✿,同比增长 29%g9影院ღ✿✿,“双 反”以来首次超过 200 亿美元ღ✿✿。2020 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 197.5 亿美元ღ✿✿,虽受疫情及产业链降价的影响同比有所下滑ღ✿✿,但组件出口 量仍然同比增长了 18%ღ✿✿,硅片和电池片出口量也基本和去年持平ღ✿✿。据不完全统计ღ✿✿,2021 年 1-4 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约 27GWღ✿✿,同比 增长 19%ღ✿✿,海外整体需求好于预期ღ✿✿。
硅材料:国产化替代加速ღ✿✿,技术ღ✿✿、成本领先企业优势显着ღ✿✿。受上半年疫情的影响ღ✿✿,硅价格持续减弱ღ✿✿,海外高成本生产能力陆续下降ღ✿✿,国产化替代加速ღ✿✿。受疫情影响ღ✿✿,上半年晶硅市场供应过剩ღ✿✿,价格持续下跌ღ✿✿。多晶硅行业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微利ღ✿✿,大部分企业都在亏损ღ✿✿。受此影响ღ✿✿,国外高成本多晶硅企业OCI和德国Wacker停产或减产ღ✿✿。随着中国多晶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不断改良ღ✿✿,中国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显着降低ღ✿✿,国产化替代加快ღ✿✿。2019年中国多晶硅自给率达到75.4%ღ✿✿,比2010年上升了27.6个百分点ღ✿✿。20Q4硅材料价格反弹ღ✿✿,海外库存集中供应ღ✿✿,进口量增加ღ✿✿,但年进口量比上年减少28.6%至10万吨ღ✿✿。2021年全球硅材料供需持续紧张ღ✿✿,硅材料价格有望维持在上位ღ✿✿。根据PPVinfolink的计算ღ✿✿,在新疆协鑫硅材料事故发生之前ღ✿✿,硅材料总体处于紧张平衡状态ღ✿✿。一是从今年中到明年第四季度ღ✿✿,硅材料的新生产能力释放不多ღ✿✿,新疆协鑫2万吨的生产能力和东方预计2期5万吨的生产能力将陆续释放ღ✿✿,但受硅材料工厂事故的影响确定延长)二是基于下半年2家头部硅材料企业和其他专业的单晶硅材料企业陆续释放单晶硅材料的生产能力ღ✿✿。预计2021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将迅速上升到140-150GWღ✿✿,对多晶硅的年平均需求量将上升到5-60万吨左右ღ✿✿。截至2020年底ღ✿✿,国内多晶硅生产能力仅为42万吨/年ღ✿✿,海外生产能力不足9万吨/年ღ✿✿,预计2021年底国内外合计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ღ✿✿,行业供需紧张ღ✿✿,甚至短缺ღ✿✿,硅价格有望维持上位g9影院ღ✿✿。变频器: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ღ✿✿,变频器有望量利上升ღ✿✿。中国是世界光伏逆变器的供应中心ღ✿✿,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ღ✿✿。随着国外老牌电器厂家陆续退出或削减变频业务ღ✿✿,以及国内变频厂家性价比优势突出ღ✿✿,全球变频供应中心转移到国内ღ✿✿。自2013年以来ღ✿✿,华为ღ✿✿、日光电源和德国ღ✿✿。SMA稳定在全球变频器行业的前三名三位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了40%ღ✿✿,同时ღ✿✿,包括固德威ღ✿✿、科学家达ღ✿✿、锦波在内的变革器品牌迅速增长ღ✿✿,发货量和世界市场占有率稳定ღ✿✿。WoodMackenzieღ✿✿。据数据显示ღ✿✿,2019年全球变频器发货量达到127GWღ✿✿,比去年增加了18%ღ✿✿。其中ღ✿✿,中国企业发货率达到65%ღ✿✿。变频器发货排行榜前10位的公司ღ✿✿,华为ღ✿✿、日光电源ღ✿✿、SMAღ✿✿、PowerelectroicsFimer上能源电气SSolarededღ✿✿,古瑞瓦特TMEICღ✿✿、锦波科学技术ღ✿✿,这10家企业2019年共销售光伏变频器96.4GWღ✿✿,业界CR10达到76%以上ღ✿✿,其中中中国企业在前10位占5家ღ✿✿。国内光伏安装机的容量比开放ღ✿✿,变频空间有望继续提高ღ✿✿。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规范ღ✿✿,解放了1:1的原始容量比ღ✿✿,最佳容量比因地制宜ღ✿✿,最高可达1.8ღ✿✿。海外国家的容量比普遍在1.2-1.4之间ღ✿✿。以前业内实际上不超过1.05ღ✿✿,但变频器以前实际安装容量不足0.9倍ღ✿✿,开放容量比预计提高10%-20%的国内变频器需求ღ✿✿。国内变频企业加快境外布局ღ✿✿,华为境外市场份额下滑ღ✿✿。2018年5.31后ღ✿✿,国内变频器加快了海外市场的布局ღ✿✿,头部企业将产能建设扩大到海外ღ✿✿。根据中国光伏变频器海关出口数据ღ✿✿,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变频器出口总额达到5.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5亿元)ღ✿✿,比上年减少5.52%ღ✿✿。逆势而上ღ✿✿,阳光ღ✿✿、华为龙八国际娱乐官网appღ✿✿,ღ✿✿、锦浪为代表的逆变器龙头企业依以稳健的步伐拓展海外市场ღ✿✿,前五大企业逆变器出口再创佳绩ღ✿✿,出口金额超过2亿美元ღ✿✿,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增长近20%龙8国际ღ✿✿。数据显示ღ✿✿,受贸易摩擦的影响ღ✿✿,特别是美国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ღ✿✿,华为变频器市占有率下降ღ✿✿,其馀公司份额上升ღ✿✿,截20年第三季度末ღ✿✿,阳光电源海外市占有率大幅上升12个百分点ღ✿✿。
1ღ✿✿、国内行业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ღ✿✿:虽然新能源行业受政策影 响正在边际缩小ღ✿✿,但政策影响依旧较大ღ✿✿。
3ღ✿✿、行业技术进步ღ✿✿、成本下降不及预期ღ✿✿:新能源行业脱离补贴 是长期趋势ღ✿✿,行业技术进步促使成本下降ღ✿✿,平价后成长空间打开ღ✿✿;